学生工作
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学子风采 >> 正文

做老师好,做好老师|师范技能大赛省一等奖|鲍楚涵:逐光备赛路,向阳成长时

发布日期:2025/10/13    点击:

数学与应用数学

鲍楚涵

小学数学抽取组

一等奖

指导教师 陈兆英

鲍楚涵,中共预备党员,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。曾获得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、ok138cn太阳集团优秀团干部、ok138cn太阳集团优秀团员、ok138cn太阳集团社会先进个人、ok138cn太阳集团优秀学生干部、ok138cn太阳集团二等奖学金等荣誉奖项。

逐光备赛路,向阳成长时

在此次高手云集的从业技能大赛中有幸获奖,我的内心满是惊喜与激动。手握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回望来路,那些在晨光中反复研磨教案的清晨,那些在深夜教学楼里独自试讲的夜晚,都清晰如昨日。这条成长之路上的每一步,都离不开老师如灯塔般的指引与伙伴并肩同行的温暖,离不开身边每一个人的支持与帮助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”,没有大家的助力,我难以取得今日的成绩。

正如登山者需要咬定青山的执着,参赛路上最珍贵的品质便是坚守。其实比起最终的名次,备赛过程中那些被教案磨出的耐心、被挫折淬炼的韧性,才是更值得珍藏的收获。和许多同学一样,最初面对讲台时我也曾手足无措——不知如何构思教学设计,不懂如何去表达。但在一次次打磨中我逐渐明白,成长本就是从“生涩”走向“从容”的过程。在此,也想和大家分享几点备赛期间积累的心得:

257C7

首先是夯实基础,以不变应万变。这次比赛取消题库后,抽题范围极广,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通读课本,既要将知识点前后串联、融会贯通,更要对每一节课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思考,教学时需精准突出重点,通读课本能帮我们锚定大方向,再通过我们常用的软件汲取灵感,便能让教学设计更具深度与新意。 其次是因材施教,在小学数学授课中,潜移默化地培养人尤为重要。以小学数学为例,这一阶段是从具象认知到抽象思维萌芽的过渡,课堂中需注重数学思想的悄然渗透。而在环节设计上,导入环节既要创新有趣,更要贴近学生生活,让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产生共振,这样的课堂自然流淌着温度与活力。

与此同时,板书的创新设计也不可或缺。课前构思的板书,实则是整节课的思维框架与逻辑脉络,既要条理清晰,又需兼顾美观。设计时通过合理排版、明确数学思想等细节,能让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。

最后想分享的是,所有从“完成”到“完美”的蜕变,都离不开反复打磨的坚持。整理好教学思路与逐字稿后,一定要开口试讲、反复练习,只有在实践中,才能发现细节的疏漏和自身的不足,才可以碰撞出新的灵感,找到更好的教学思路。正是在这样不断试错、不断总结的过程中,我们才能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与节奏。

在这段备赛时光里,我心里始终记着一份份温暖的支持。我特别感谢陈兆英老师,几乎每天都守在教学楼,陪着我们一遍遍练习讲课,帮我们打磨教学设计,还总用温暖的话语给我们鼓劲,让我们更加自信。也非常感谢张超老师、王丹老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所给予的每一句鼓励、每一次指导。同时,我也有幸结识了一群真诚热情的伙伴们,我们每天凑在一起互相打气、彼此安慰,这种一起努力的感觉,真的很难忘。

回望来时路,我由衷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,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支持,感谢伙伴们的陪伴与鼓励。如今再看这场比赛,带给我的远不只奖项和荣誉,更是一次成长、收获与积累。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成长继续向前,把收获的温暖转化为传递的力量,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:每一次全力以赴的经历,都会在时光里酿成独属于你的宝藏,而你走过的路、见过的人、收获的成长,终将让你成为更值得的自己。

上一条:做老师好,做好老师|师范技能大赛省一等奖朱安新: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

下一条:我们的“研”途|书海逐浪,研途领航—汤明辉